当前位置: 育儿网 >  关爱健康 > 幼儿疾病 > 其它疾病

孩子的肺炎是生活中捂出来的吗

本文Tag标签:肺炎  

  从人体解剖结构看,环状软骨以上为上呼吸道,包括鼻咽喉,再往下就是下呼吸道。下呼吸道常见感染是气管和支气管炎,再往下,我们最不愿看到的呼吸道感染,就是肺炎了。

  大家都知道肺炎是婴幼儿阶段的重症,谁也不愿意和这个东东扯上关系。所以这几节要解决的问题是:肺炎是怎么得的?如何预防?

  我的宝宝出生后,老人就提醒我们不要给孩子捂着啊,小心肺炎。我们的习惯,是经常开窗通风(当时是冬天),注意室内温度和宝宝的体温,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和宝宝的体温给宝宝改变裹覆物。

  当裹覆多了的时候,老人们还是要提醒,别捂着啊,冻一点儿好,小孩子“火力”大着呢。我们同意孩子不能捂的观点,但是也不同意宝宝要冻,至少应该是在保证宝宝体温的前提下吧。

  后来发现,原来这个不捂的观点其实很流行。经常在社区里听到宝宝的父母们或者带孩子的老人们相互说,孩子可不能捂啊,对啊——不能捂,要不会得肺炎啊……

  那么,肺炎真是“捂”出来的吗?

  如果大家去读医书,那么在讲到小儿肺炎病因的时候,会说是什么什么病原,侵袭什么什么位置,对肺部造成什么样的伤害,病理过程是怎样的……但对这些病原是如何侵袭的,什么情况下容易得肺炎,大多语焉不详。

  有人说,读医书基本等于没读,可能就有这方面的原因吧。其实我想说明一下,医书是给我们看病做指导的,不是用来讲防病的,而且很多常见病的病因,并不是十分清楚。

  但可以肯定的是,“捂”可以导致宝宝体温过高,也可能降低宝宝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,过度的捂盖还会导致小宝宝呼吸不畅,甚至出现高热惊厥,但“捂”不是肺炎的直接病因。

还有疑问吗?请留下您的问题,15分钟内回答您!